兒童一般科
意外:兒童生命最大的威脅
兒童意外防不勝防
意外事件隨時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意外是一歲以上到四十歲的國人,排名第一的致死原因。即使在嬰兒,意外也是高居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若要減少兒童死亡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比治療其他原因引起的病變,更顯得重要。兒童因為年紀小、經驗不足、動作靈巧度差等因素,意外更容易發生。意外是如此的頻繁,可說無法完全預防。但是一旦發生意外,若能將傷害的程度減到最低,未嘗也不是一個補救的方法。
意外事故的防範之道
要讓意外事故減到最低,可從幾方面下手。首先在教育宣導上,利用各種機會和管道,讓孩子曉得潛在的危險和避免的方法。也要讓照顧者知道各種意外的可能原因和處理原則。可利用報章、雜誌、電視、活動等媒體,教育家長和孩童。學校也應提供這方面的課程,教導學童。其次在法律規定上,強制實施一些保護性規定,也可減少意外或傷害的發生。例如機車的騎乘者都硬性規定必須戴安全帽,例如不能讓六歲以下幼兒單獨在家無人照顧,都屬此類。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在環境上加以改善,尤其是居家安全特別重要,因為其實兒童意外最主要的發生場所,就是在他們平日最長時間所處的家庭環境裡。這是一般家長最容易疏忽,但卻是最可以著力之處。
兒童居家安全
居家生活裡處處有著潛在的危險,這樣說雖然有點危言聳聽,不過的確是千真萬確。要全部說完是不可能的,只能舉些例子供參考,家長們要隨時注意可能的危險,盡量改善。
一、地面
地板應儘量選用軟性材質,如木板或鋪塑膠軟墊。避免太光滑、有水應立即清除。隨時保持清潔,避免有小玩具、小物品等散置地面。
二、家具
有銳角、尖角的家具應加上防護墊。盡量不要鋪桌布,以免被孩子扯下,讓孩子被桌上物品砸 傷。折疊桌椅應不要使用,以免被夾傷。家具擺設的位置,應保持走道通暢,避免孩子奔跑時撞傷。
三、窗戶
窗簾或百葉窗的拉繩,一定要綁高,以避免孩子脖子被套住而窒息。家中的窗戶,宜加裝高度在60 公分以上,間隔在 10 公分以下的欄杆或鐵窗,或是將窗戶設計在幼兒無法攀爬的地方。
四、電器
未使用的插座應加蓋防護蓋。過長的電線應繞好綁住,避免絆倒或纏到孩子。熱水瓶、電熱器、電熨斗、電磁爐、微波爐等物品,應放置在幼兒無法使用或玩弄的地方,以避免幼兒遭燙傷。電風扇應有一觸即停之安全設計或是加裝安全網。電冰箱、烘衣機等密閉電器,選用不易讓幼童自行開啟者,以避免幼兒進入造成窒息。
五、藥品、清潔劑、殺蟲劑
這些危險物品都應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且絕不可以裝在食品容器,以免誤食中毒。
六、玩具
應選擇有通過安全檢查,適合該兒童年齡的玩具。注意玩具是否有尖銳突出物,有刺傷兒童的可能。玩具表面不可有會掉漆,零件會鬆脫者。玩具本身或零件若直徑小於 3 公分或長度小於 5 公分,易讓兒童吞食造成窒息,不應給予。玩具的繩子或電線不要長於 30 公分,以免纏繞兒童導致窒息。避免彈射玩具,以防傷及眼睛。填充玩具若有破損,應立即修補,以防填充物導致幼兒窒息。
七、廚房
廚房門口應設圍欄,避免幼兒進入。鍋把應朝內放置,以免碰觸掉落。爐火不用時,立即關閉,也絕不可讓孩子靠近。
八、浴室
浴缸應貼止滑墊,不用時立即將水放掉。通風必須良好,瓦斯熱水器不可裝置於浴室內。給孩子盆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以避免燙傷。
九、樓梯、陽台
樓梯間不可堆置物品,應保持通暢。樓梯間應有適當照明設施。樓梯階面不宜短於 28 公分,階高不宜超過 18 公分,以免幼兒跌倒、墜落。陽台應裝有高度在 85 公分以上之水泥牆或欄杆,柵欄間隔應在 10 公分以下。
兒童交通事故的預防
除了居家意外,交通事故也是常造成兒童的傷害。父母平時就應以身作則,教導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可讓孩子在路上追逐嬉戲。搭車需坐適合該兒童年齡的安全椅。設置行人、腳踏車專用道,並嚴禁其他車輛闖入。
事故傷害的處理方法
若不幸發生意外,首先是不要驚慌失措,應先定下心想一想怎樣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心肺復甦術是每個國民應具備的常識,其重點就在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呼吸和心跳的持續。至於其他傷害的簡單處理原則如下。
一、出血
一般外傷性的出血,直接壓迫止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若情況許可,應先把傷口消毒乾淨。除止血外,需注意是否血壓過低造成休克。瘀傷不宜按摩,可能使皮下出血加劇。
二、燒燙傷
處理的五字訣為:沖、脫、泡、蓋、送。「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 15 至 30 分鐘,若無法沖洗傷口,可用冷敷。「脫」: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 「泡」:冷水持續浸泡 15 至 30 分鐘。「蓋」: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布巾。「送」:趕緊送醫院急救、治療。
三、骨折
骨折病患應避免不必要的搬動,以免斷掉的骨頭刺傷血管、神經。應注意傷者是否有窒息、出血及嚴重創傷等情況。若非生命有危險,應先將骨折固定再送醫。
四、眼、耳、鼻異物
眼睛有異物,應先閉起眼睛讓淚水流出。可用清潔的棉花、紗布或手帕等沾點水輕輕擦拭眼瞼,或用冷開水把異物沖出。耳朵有液體跑入時,以棉棒擦拭即可。有小蟲
時,到黑暗處以手電筒光線照射,蟲子就會跑出來;或用食用油滴入耳內,再用棉花棒慢慢擦拭出來。若鼻孔寬闊處有異物在,可以抓住取出。若是較硬的東西,可以滴兩三滴食用油到鼻子 內,然後堵塞住另外的鼻孔,用口吸出來。
五、中毒
藥物中毒時,可先催吐,再喝一、二杯水或牛奶稀釋毒物。並把盛裝中毒之容器、標籤,以及嘔吐物等一起送醫。但若嘴唇和口腔有灼傷痕跡、呼吸有異味、昏迷不醒、或有痙攣者,不可催 吐。清潔劑等腐蝕物質中毒不可用水沖洗或催吐。應儘快喝牛奶或生蛋白,以稀釋及延緩毒物之吸收,並盡快送醫。
家裡應備急救箱
因為意外難以完全避免,準備個急救箱放置一些臨時應急的繃帶、紗布塊、OK 繃、消毒棉籤、體溫計、冰枕、手電筒、消毒藥水,在緊急需要時很有幫助。對於一些急救相關的電話號碼,也最好放在很快可查得到的地方。
若平日就多留意,避免可能導致意外的各種狀況和環境,又事先就有急救的處理知識和設備,意外事故的傷害才能減到最低,孩子的安全才有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