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新生兒及嬰幼兒 成長伴隨的四肢與肌肉症狀

邱南昌專員 12341    
TAGS
新生兒及嬰幼兒 成長伴隨的四肢與肌肉症狀

新生兒及嬰幼兒常有些四肢與肌肉症狀造成家長的困擾,最常讓家長憂心的尤其是這些症狀究竟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或是甚至惡化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其中固然有一些確實會造成不良後果,但大部份的情況仍是預後良好,隨著年齡長大就自然消失;當然也有些須家長做些處置,才能避免日後的麻煩。我們就由身體各部位,談一些較常見的新生兒及嬰幼兒四肢與肌肉症狀。

斜頸

斜頸俗稱「歪脖子」,是新生兒及嬰幼兒相當常見的症狀。可能是胎兒在母體內姿勢不佳所導致,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或是生產時受傷所致。不過在一般新生兒是難以證實造成的真正原 因。在早產兒可因頭部長時間彎向一方使頭蓋骨一側壓扁而脖子也因此固定歪向一邊。較大兒童後天的斜頸可就是完全另外一回事,與新生兒一般為慢性良性居多不同,可能是腦子的腫瘤、頸部脊椎骨的病變、或是頭頸部的感染所引發,通常是由較嚴重原因所致,須立即查出並加以治 療。

新生兒及嬰幼兒的斜頸其實是一條由耳朵下緣往前下方延伸到胸部正中胸骨上緣的肌肉(稱為胸鎖乳突肌)太短或收縮太緊而導致頭偏向病變肌肉的同側,而下巴因而朝向對側。雖有些是因生產時頸部此肌肉被拉傷造成血腫,之後引起肌肉纖維化而縮短;但有不少則是產前在媽媽的子宮內因不好的姿勢就已經造成此肌肉病變,與生產扯不上關係。

受傷的胸鎖乳突肌在出生時,有時在後腦杓所偏向的該側頸部前方可摸到一塊肌肉腫起,皮膚上看不出什麼不同,也沒有壓痛。在剛出生時,頭部歪向一側的情形可能尚不明顯,隨著肌肉纖維化的進行,肌肉縮得越短,頭歪向一側就越發明顯。如果不及早矯正,頭蓋骨也睡變形,甚至臉部也一側睡扁了,那就更難恢復。

矯正的方法簡單說就是盡量把頭扳向孩子習慣歪向方向的對側。可一天數次,輕輕慢慢地扳頭,並稍稍按摩一下腫起的頸部肌肉塊。孩子在睡覺時被扳向對側,不久頭就又會自動轉回習慣的一側,因此需一再地將頭扳過去。最好用枕頭或捲起的小毛巾把頭一邊墊一下,盡量避免頭再轉向習慣的一邊。孩子睡覺時喜歡歪向父母親所在或是光線亮的一邊;所以若孩子頭習慣歪向右側,父母就應睡在孩子的左側,也調整躺的位置讓有亮光的窗戶在左邊,才能幫助斜頸的矯正。大部份的新生兒和嬰幼兒斜頸,如能發現後馬上注意矯正,幾週後就能改善。不過若是情況太嚴重,或是做扳頭運動都沒法改善,還是年紀已經超過一歲了,那很可能就不得不求助於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將纖維化的肌肉放鬆。開刀後仍必須繼續做物理治療,才能避免復發。

 

脊柱側彎

最常見的脊椎骨彎向一側是屬於「自發性脊柱側彎」,有些在嬰幼兒時期出現。另一類的脊柱側彎,屬於「先天性脊柱側彎」,在出生時就已明顯可見。自發性脊柱側彎一般是良性居多,不會疼痛。彎曲的程度有的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若是彎度超過 25 度,須使用矯正器材來幫

忙;若超過 45 度,則通常須手術來矯正。如果追蹤未發現彎曲角度增加,則不需任何治療。

先天性脊柱側彎則是在懷孕前三個月內脊椎骨生成時期發生的異常。此異常常合併其他的先天異常,尤其是泌尿系統的異常。另外常合併的是新天性心臟病和脊髓神經異常等。所以這類孩子都應做全身性完整的檢查,找出其他合併的問題。

 

保姆肘

幼兒的手肘環繞的韌帶較大孩子或大人容易滑脫,當伸直的手肘突然被用力拉扯,就可能造成手肘關節的脫位。此時孩子的手掌會朝下,手不敢動,肘部也一動就痛孩子就哭。只要壓住肘部,將手掌轉成向上姿勢,半脫位就復位,手臂就立即恢復正常功能。不過一旦有過此種脫位,很容易復發。照顧孩子時要小心,避免抓住前臂拉孩子而再度引發保姆肘。通常孩子長大,此處的韌帶較堅固的時候,危機自然解除。

扳機指

扳機指是大拇指先天性因肌腱過短而無法伸直。通常其他的拇指不受影響,仍能正常的彎曲或伸直。當彎曲程度較輕時,使用指套夾板就可矯正。要不然就得靠手術來放鬆過緊的肌腱了。

 

髖關節發育不良

過去稱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但因其實剛出生時髖關節只是可被脫臼,後來才發展為完全脫臼狀況,所以現在改稱「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原因包括家族傾向、全身性韌帶鬆弛、賀爾蒙影響、女嬰較多、第一胎較多、臀位產出也較多此病變。出生後的新生兒如果姿勢不良,長時間讓髖關節擺成內收且伸展的姿勢,會增加髖關節脫臼的機會。

醫師可利用扳動嬰兒大腿運動,來測試是否有此病變。或是觀察大腿內側皮膚皺折是否對稱、兩膝蓋關節是否等高來做初步的診斷。進一步則可利用超音波或是 X 光攝影來確認。

出生時發現髖關節不穩定,只要將髖關節保持在外張且屈曲的姿勢,一至兩個月即可。包個兩、三塊尿布就可將髖關節撐成此種姿勢。或者像過去婦女以包巾將孩子背在背後,也能將兩大腿撐開讓髖關節保持在避免脫臼的良好姿勢。較嚴重的情況則使用特殊的吊帶,通常三至四星期可讓關節自動復位。不成功且年齡超過六個月以上,可能就要靠手術來矯正了。

 

O 型腿

O 型腿又稱「弓型腿」或是「膝內翻」。這是受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所影響,導致出生後髖部向外旋轉,脛骨向內扭轉所致。這其實是嬰幼兒一種正常的腿型。等到嬰幼兒開始站立學走路時,腿部的弓型現象在半年至一年左右會自然消失。一般嬰兒約有 15 度的弓型膝內翻,到了一歲時減為 10 度左右,到了兩歲時則 O 型腿應已消失。兩歲後若未改善,就應接受檢查。

 

X 型腿

X 型腿又稱「膝外翻」。和 O 型腿一樣,絕大多數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亦出現於三、四歲或甚至更早之前,在五至八歲後自動消失。可算是生理上 O 型腿自動修正過度的表現。很少需要接受特別治療。稍微要小心的是一小部份的人可能有鈣質代謝疾病或是腎臟問題。

 

內八字

小於兩歲之嬰幼兒的內八字,通常是因小腿脛骨內扭轉所致。這是在子宮內的姿勢所造成 的。其實也可算是一種生理現象,可預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改善。如果兩歲還未見絲毫改善,可在睡覺時穿特殊的夾板來矯正。

兩歲以上出現的內八字則主要是因大腿的股骨內扭轉所致。女孩子較多,常有全身性韌帶鬆弛。坐姿不良,如從前日本婦女長時間坐在小腿上,易導致此變化。改掉不良坐姿,隨正常發育,一至三年後可恢復。但青少年以後則難有自動改善空間。

 

外八字

外八字是小腿的脛骨外扭轉所致。也是源於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所造成。一般也會自然修正,很少需要特殊處理的。

 

前足內翻

前足內翻是前足部內收,足部內側邊緣凹入,大腳趾與二腳趾的趾縫增大,大腳趾內翻。較常見於第一胎,可能合併髖關節發育不良。依照程度有的須穿矯正鞋,有的須打上石膏,有的須開刀矯正。

 

仰趾外翻足

這是新生兒常見的足部變化,與胎內姿勢有關。腳被可貼到小腿前面、前足外張、足跟外翻,常合併脛骨外轉。單腳較多,也可能雙腳都有。一般不需治療在三至六個月時自動消失。

 

馬蹄足

馬蹄足又稱「螃蟹腳」。後足部內翻、前足部內收、足部呈馬蹄狀。足部僵硬,小腿也常有肌肉萎縮或骨骼發育不全。須注意是否合併其他神經肌肉疾病。以夾板、石膏固定矯正,經常須手術治療。

 

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足部內側扁平無凹陷。新生兒及剛會走路孩子的扁平足是由於全身韌帶還鬆弛,且足部內側的脂肪尚厚所致。通常沒症狀,不須治療,六歲前自然改善。如有走路疼痛或是鞋子異常磨損,才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