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臟科
疝氣與陰囊水腫
小明的母親帶著小明來就診:「蔡醫生,我們小明才剛滿月,昨天哭鬧時,突然看到他右側腹股溝的地方突出來 1 個腫塊,這個腫塊甚至延伸到了他的陰囊,這是不是就是人家所謂的『疝氣』啊?要不要開刀呢?」
的確,這就是最典型「疝氣」的表現,在哭鬧或上大號等增加腹壓的動作時,腸子就會往腹股溝突起,甚至往下掉落到陰囊的部位,所以俗稱「墜腸」或「脫腸」,等到寶寶安靜睡著而腹壓減少時,腸子又可推回腹腔內。
於是我向母親解釋:「沒錯,這就是疝氣,為了防止腸子掉入疝氣袋造成『嵌閉』的現象,也就是掉入的腸子在疝氣袋的入口端被嵌住,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甚至造成腸子失血而壞死,應盡早開刀。」小明的母親接受了我的建議,帶著小明轉到小兒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終於「根絕」了疝氣的後患。
疝氣與陰囊水腫都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小兒泌尿生殖器官的先天異常。據統計,大約有 1~3
%的小孩有疝氣,至少 1/3 的病例都是在 6 個月以前發現,男與女的比例為 8:1,右側與左側之比為 2:1,其中 16%為雙側的疝氣,早產兒疝氣的比例更高達 13%。陰囊水腫發生的比例較疝氣更高,根據文獻報告,在新生兒高達 1/3 的人或多或少有陰囊水腫,只不過大多數新生兒的陰囊水腫都在 1 歲以前自動消失。
為什麼會發生疝氣和陰囊水腫呢?
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原本丸是形成在後腹腔的,丸的下方有丸引帶與陰囊相連。在胚胎期 3 個月大時,一部分骨盆腔內的腹膜就會隨著引帶向腹股溝凸出而進入陰囊,這個腹膜的突出稱為「腹膜鞘狀突」。在胚胎後期,這個腹膜鞘狀突就成為丸下降到陰囊的「通道」,在丸引帶的
「指引」之下,丸延著鞘狀突下降到陰囊。
大約在出生時,腹膜與陰囊間的鞘狀突應該會自動閉合,如果閉合失敗叫做「開放性的鞘狀突」。若洞口過大使腸子或其他腹部內器官足以通過,使鞘狀突內包含一些腸子或其他腹內器 官,則叫做「疝氣」;若鞘狀突的洞口較小,只容許一些腹腔內的液體通過而進入陰囊,這種狀況則稱為「陰囊水腫」或「陰囊積水」。早產兒因各器官發育尚未完全,有較高的比例發生「開放性鞘狀突」,所以發生疝氣或陰囊水腫的比例自然較高。
另外,有一些後天的因素也可能造成陰囊積水,如:陰囊受傷、丸炎、副炎、腎病症候群、鬱血性心臟病及正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等。
如何區分疝氣與陰囊水腫?
由於疝氣與陰囊水腫二者之間的處理方法相差很多,所以區分二者是非常重要的。陰囊水腫因為鞘狀突中充滿水分,所以陰囊摸起來是圓而光澤富彈性的,通常摸起來並沒有不舒服的疼痛感。若在暗室中以燈光照明,可以看到陰囊有透光的現象,同時也可觀察有無丸或腸子存在。若是疝氣,則可在腹股溝、陰囊或大陰脣處摸到或看到突起,尤其在小孩哭鬧或用力時,特別容易看到,通常腹壓恢復正常時,突起又會自然消失。有時,父母親在家中觀察到疝氣的現象,但到醫院時又已消失,這時候有經驗的醫生可在腹股溝處摸到像 2 層絲綢摩擦的感覺,這是摸到開放性鞘狀突的感覺。
值得特別注意的 2 點是:1疝氣與陰囊水腫是可以同時發生的,所以如果發現患孩有陰囊水腫時,還是要注意有沒有伴隨疝氣一起存在;2有 6%的疝氣會伴隨著丸也未下降,所以特別注意丸的存在與否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疝氣或陰囊水腫時要怎麼辦呢?
一般的疝氣都是很容易推回腹腔的,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情形叫「嵌閉」的疝氣。這是因為腸子掉到疝氣袋中後,被緊緊地卡住而造成腸子的血液循環不良,小朋友往往會哭鬧不安而伴隨著嘔吐、腹脹等腸阻塞的現象,疝氣突起處會有壓痛、紅腫的現象。如果這種疝氣不能成功地被推回腹腔中,應考慮立刻緊急開刀,以免造成腸子的壞死。
新生兒男嬰幾乎高達 1/3 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陰囊水腫,大部分的病例在 1 歲以前會自動消失,但是 1 歲以上若仍持續存有陰囊水腫,或陰囊水腫合併疝氣發生,則應該考慮手術治療,早產兒的疝氣手術可在出院前執行。在治療嬰兒期的疝氣時,應注意對側是否也同時有疝氣,據統計,高達 60%的嬰兒對側也有開放性鞘狀突;對於較大的小孩,對側有開放性鞘狀突的機會就少了很多。開刀的方法是在腹股溝處開 1 個很小的傷口,將連接腹腔與陰囊的鞘狀突關閉即可。
疝氣可以不開刀嗎?
疝氣的治療一般建議唯有手術一途,換言之,疝氣不可能自動消失,一旦診斷有疝氣,為防止有 1 天發生上述「嵌閉」性疝氣,應考慮盡早開刀。相反地,大多數的陰囊水腫都會隨年紀增
長而消失,只有 1 歲以上仍持續有陰囊水腫,才考慮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