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中文版出爐

日期: 2015-03-23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4144    

媒體

中國時報

記者

林宜慧

日期

104年3月20日

版面

 

標題

從馬偕書信看台灣30年宣教紀事出版

 

馬偕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與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右4)等來賓,與《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中文版合影。(林宜慧攝)

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贈送畫有馬偕頭像的紀念品給馬偕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林宜慧攝)

大合照

馬偕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與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右4)等來賓,與《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中文版合影。(林宜慧攝)

明天是台灣醫療先鋒馬偕博士的冥誕,台北馬偕醫院今正式宣布出版《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中文版,紀載馬偕博士從1868年申請海外宣教開始,到1901年逝世間,以親筆手寫出的所見所聞。

加拿大宣教師Louise Gamble表示,幾年前,我們一行人一起到加拿大訪問,拿到好幾捲膠捲,裡面全部都是馬偕親筆手寫的內容,於是我們將這些難以判讀的手寫文件,判讀後並以數位典藏起來;馬偕的故事先以英文版出版,但因應台灣文化,中文版相繼今天推出。

套書主編淡江高中國際事務組長陳冠州表示,這套書詳細記載馬偕博士在北台灣的各種紀事,完整把他一生宣教的事蹟「3D立體化」,包括創立台灣第一間西式醫院「滬尾醫館」、對當時公共衛生的投入,深入客家庄及宜花地區紀錄民俗風情、設立牛津學堂與女學堂,以及四處宣教的見聞。

馬偕博士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為此特別來台,與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等人,一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媒體

基督教今日報

記者

林純如

日期

104年3月21日

版面

 

標題

馬偕親筆書信中文版出爐 重要史料揭19世紀台灣民情

拿獎牌大合照

長老教會眾多牧長參加宣教報告發表記者會,中間為馬偕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 (林純如攝)

宣教報告內容

宣教報告內容,同樣以書信方式呈現。 (林純如攝)

由馬偕紀念醫院與淡江中學合作,耗時1年多,將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與宣教師們當年在台寫給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的親筆書信,翻譯為中文版《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第一套選在20日,也就是馬偕誕辰紀念日的前一天發行。

這份珍貴的史料,不僅呈現當年海外宣教士在台奉獻的辛勞,面對民眾仇視外國人和基督信仰的壓力,仍堅毅的推動宣教事工,展現「寧願燒盡、不願鏽壞」、「一切為基督」的典範與情懷。除此之外,信件更能一窺19世紀台灣的風土民情。宣教報告可分為四大部分,包括醫學、民情風俗、教育、信仰。

馬偕博士第四代Anne Mackay夫婦、馬偕紀念醫院楊育正院長、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長黃春生牧師、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淡江中學鄭國展董事長及劉建政校長、參與翻譯的加拿大籍宣教師Louise Gamble親臨新書發表記者會現場。

醫學:北台首辦西醫院、公共衛生、馬偕逝世病情報告

馬偕在書信中提及,1873年北台灣第一間西醫院「滬尾偕醫館」啟用,只要他人在淡水,每一天都會去醫院關照病人,「若非上主恩待我們,實在沒辦法做什麼。」

到了1875年,偕醫館規模發展更大。第一位從加拿大來台協助馬偕的宣教師-華雅各(J.B. Fraser)醫師在宣教報告裡,記載1875年醫院詳細的數據,包括配藥、拔牙、初診、複診人數,病人的職業及疾病種類,也一一記錄。

宣教報告中提到19世紀末公共衛生的情況,1892年爆發亞洲型霍亂,流行性感冒、瘧疾也來攪局;1897年,曾經在14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竟也在台灣首度出現。

而馬偕博士臨終前,主治醫師羅為霖(W. McClure)撰寫的病歷資料,也首度公開。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