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陰道感染及發炎

22171    
TAGS

陰道感染及發炎衛教單張QRCODE

以陰道分泌物變化為特徵的疾病

節錄自「婦產科常見病症與保健百科 」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醫師

 

陰道分泌物常困擾許多婦女,但多數人卻對它認識很有限。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為透明或淡白色,且呈流體狀而稍具酸味。若異常時常見的變化為黃綠色且呈膿樣,或為厚實白色乳酪般塊狀,並伴有臭味、搔癢、刺痛、灼熱感等症狀。常見有以下幾種疾病:
1. Bacterial Vaginosis (陰道菌叢變化症):
原因為陰道內乳酸菌過少,導致厭氧菌增生。特徵為在外陰或陰道表皮上附著一層均勻成牛奶狀白色分泌物,有如魚腥臭味,但很少外陰的紅、腫、痛等感染症狀。理學檢查時可見陰道酸鹼度升高及顯微鏡下的表皮細胞附上許多小黑點(細菌)。好發於多重性伴侶者、性交次數頻繁者、抽菸者、或使用陰道沖洗劑者。治療時須使用抗厭氧菌藥物約一星期左右,治癒率超過九成,仍有症狀者須再繼續治療,性伴侶則不須治療。
2. Trichomoniasis (陰道滴蟲症):
原因為感染陰道滴蟲。特徵為陰道分泌大量的膿綠且呈泡沫狀分泌物,常合併厲害的外陰搔癢及紅、腫、痛等感染症狀,部分有子宮頸炎症變化。理學檢查時可見陰道酸鹼度升高及顯微鏡下有會游動的陰道滴蟲。好發於多重性伴侶者或性交次數頻繁者。治療時須使用口服抗滴蟲藥物,可單次大量或少量多次使用一星期,治癒率超過九成,除仍有症狀者外多不須再追蹤。這種陰道感染屬於性病,性伴侶必須同時治療,否則極易復發。
3.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外陰及陰道的黴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
原因為感染黴菌,最常見菌種為念珠菌,但也有其他較頑強難治的菌種。特徵為外陰或陰道表皮上附著一堆厚實、乳酪狀、白色分泌物,常伴有搔癢、刺痛、灼熱感等症狀。理學檢查時可見顯微鏡下有許多黴菌的菌絲或孢子;好發於免疫力較差者,如懷孕、糖尿病患或正在使用抗生素者。治療時須使用抗黴菌藥物,大多局部藥物治療一天到二星期即可,治癒率超過八成。除少數為複雜性病患:如經常復發者(一年內超過四次)、嚴重症狀者、感染非念珠菌種者或免疫力較差者,須重複治療且費時較久,或須合併口服藥物治療。除仍有症狀者外,多不須再追蹤。性伴侶不須治療,但常易復發,應提升自身免疫力及減少外陰或環境潮溼等利於黴菌生長的情形,也可考慮使用益生菌來減少復發的機率。
4. Bacterial vaginitis (細菌性陰道炎):
原因為感染細菌,比前三者較少的感染性陰道炎,常見菌種為鏈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特徵為膿綠的分泌物,常合併厲害的外陰及陰道的刺激感及紅、腫、痛等感染症狀。理學檢查時可見顯微鏡下白血球及細菌增加,好發於剛手術後或更年期後的婦女。治療時須使用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藥,大多容易治療。性伴侶不須治療,這種陰道炎較少復發。
5. Atrophic vaginitis (萎縮性陰道炎):
原因為更年期後雌激素缺乏,特徵為外陰或陰道表皮萎縮、變薄、顏色由年輕時的粉紅色變為慘白,常易合併性交疼痛或發炎等症狀。若無合併其他更年期症狀者,治療時優先使用外陰部潤滑劑,或雌激素藥膏,大多一到二星期可改善,但停藥後大多又會復發,建議局部藥膏連續治療三到六個月較好。
6. Lichen planus (扁平性上皮增生):
原因不明,為上皮增生後脫落造成的皮膚病,常造成搔癢及疼痛感,好發於30到60歲的年齡層,可作皮膚切片的病理檢查確定診斷,治療時可使用類固醇藥物。
7. Chemical irritative vaginitis (化學物引起的陰道炎): 應避免再次接觸化學物。
8. Allergic vaginitis (過敏性陰道炎):應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例如換不同品牌或材質的護墊或內褲。
9. Foreign Body induced or traumatic vaginitis (異物崁入或外傷性陰道炎): 移除異物。最後三者原因為外物引起的灼傷、過敏或受傷導致的陰道發炎現象,治療時須去除其原因,並考慮使用抗過敏藥物、抗菌藥物、止痛藥或手術縫合傷口等。

發生陰道炎的原因很多,若有問題時應找專科醫師檢查再投與適當藥物。儘量不要因畏懼內診而私自用藥。若自行用藥未見改善,應立即就醫,以免造成後遺症。陰道炎的治療雖很快見效,但若不注意卻也極易復發,應加強個人保健,並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注意實行安全的性行為,才是避免一再重複感染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