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發炎性腸道疾病-腸道的自體免疫疾病

3839    
TAGS

發炎性腸道疾病-腸道的自體免疫疾病衛教單張QRCODE

胃腸肝膽科 資深主治醫師 林煒晟

前言

發炎性腸道疾病為歐美人較常見的疾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兩類。隨著西化的高脂高糖飲食、環境改變、微生物感染與基因等因素,此疾病在台灣有漸趨增加的趨勢。依據2001年至2015年間健保局資料統計,已有近3800位發炎性腸炎患者領有重大傷病卡。此疾病常發生在小腸或大腸。慢性腸道發炎後,導致患者營養缺乏,腹內膿瘍或廔管之產生。在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好發於二十歲到四十歲男性, 其中以潰瘍性結腸炎較為常見。

症狀

臨床表現變化多端,主要症狀是慢性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甚至於伴有發燒、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等現象。

診斷

臨床診斷需結合慢性病史,影像學檢查(鋇劑攝影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尤其要排除腫瘤與感染可能。

治療

目前有許多藥物可供選擇,除第一線使用的抗發炎製劑(5-ASA)外,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健保已開放多項生物製劑(如anti-TNF, anti-Integrin)在中重度患者使用。急性腸炎時需以低渣低油飲食為主。此疾病有賴多科團隊合作,若發生嚴重併發症,需外科手術或放射科適時的介入。未來有許多不同作用機轉藥物研發,以期方便患者使用與嚴重腸炎患者之治療選擇。

後續追蹤檢測

腸道黏膜癒合為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之目標,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可減少後續腸道併發症與大腸癌之發生。疾病追蹤除了侵入性內視鏡檢查外,非侵入式的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或磁振共振腸造影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皆可評估腸炎之客觀工具。

總結

在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死亡高風險族群為:年紀大、感染與克隆氏症。隨著對此疾病的認識、早期診斷與適時治療,發炎性腸炎併發症與致死率有漸趨緩和。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維持正常作息、減少日常生活壓力、避免攝食刺激性食物,按時服藥與定期追蹤,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參考文獻

1. Lin W.C. Trends and risk factors of mortality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Taiwanese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Transl Med. 2019;17(1):414.

2. Wei S.C. Management of Crohn's disease in Taiwan: consensus guideline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test Res. 2017;15(3): 285–310.

3. Lin W.C. Fecal calprotectin correlated with endoscopic remission for Asia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48): 13566–1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