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暨腫瘤科
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
作者: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 謝瑞坤 (洪家燕醫師編修)
疼痛控制在癌症患者的支持性療法中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份量,適切的疼痛控制不但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增進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最新發表在2010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還能改善患者的存活時間,對於在旁照顧病人的家屬及醫護人員更是一大幫助。對於正確癌症疼痛的概念在最近已因廣泛止痛教育的施行而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在2001年針對台灣十五個醫學中心的癌症患者的問卷卻顯示仍有相當大比例的患者未能接受適當的疼痛控制,代表能有需要加強的空間。
癌症控制最重要的原則有三: 完整的疼痛治療前評估及治療後的再評估, 選擇適當的止痛藥物,尤其是嗎啡類的止痛藥物以及合併使用適當的輔助藥物。
1. 癌症疼痛的治療前評估及治療後再評估原則
(一)相信病人的主觀疼痛抱怨
(二)仔細詢問癌症及疼痛相關病史
(三)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
(四)使用患者疼痛量表來記錄疼痛程度
(五)確定疼痛性質,其發生時間、緩解/加重因子及合併症狀
(六)進行初步理學、神經學檢查
(七)安排相關進一步檢查:如電腦斷層、骨頭掃描、核磁共振等
(八)開始治療疼痛,為使患者可配合詳細檢查可先適度緩解疼痛
(九)重新再評估治療的反應
(十)再設計、討論進一步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依患者的疼痛評估選用適當的藥物止痛,基本原則如下
(一)最好使用口服藥
(二)按時投藥
(三)依疼痛三階梯原則給予合適的止痛藥物
(四)再依個人對藥物反應的結果隨時再調整
(五)仔細觀察治療效果並積極處理藥物相關副作用
(六)正確教導患者如何處理突發性疼痛
3. 選用適當的輔助性治療
(一)搭配適當的止痛方式或輔助性藥物來減少嗎啡類止痛藥物的副作用
(二)依患者的疼痛性質或心理狀況,必要時可使用鎮靜劑或抗憂鬱劑加強疼痛控制
(三)依患者的疼痛性質,可搭配抗癲癇藥物或雙磷酸鹽等藥物作輔助
(四)在一些頑固型疼痛的患者,可考慮加強局部治療,如放射線治療、疼痛點注射、 或神經阻斷等方式
癌症疼痛的控制在近幾年來因對疼痛機轉的了解、治療藥物的進步及普遍止痛教育的施行而有了相當大的進步,疼痛控制的治療準則也逐漸再改變,相較於傳統隨興式的疼痛控制,現在提供了更好的疼痛控制結果,也顯著使得病患的生活品質及存活提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