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揮別惱人的下背痛

陳兆暐醫師 3424    

下背亦即腰部的範圍。腰部在人體最中央,位處支撐人體最重要的樞紐地帶。也因此,下背痛是發生率極高的疾病。其誘發原因很多,常見有長期勞損造成的慢性腰痛、或外力造成的腰部挫傷、動作不慎造成的下背肌肉拉傷等等。局部肌肉因受傷導致僵硬,氣血循環不通引發疼痛。急性下背痛如及早治療,疏通氣血,可於短時間內獲得改善。慢性下背痛,可能已影響到骨盆及腰椎的骨架結構,如伴隨有骨刺增生、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致神經壓迫等狀況。其他如腰部腫瘤、骨盆腔發炎、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甚至感染,也都會引發下背痛。

 

急性下背痛,多因外傷造成局部肌肉緊繃,張力變大,於是可在患處肌肉找到明顯的壓痛點。中醫會利用針灸或推拿手法,緩解肌肉僵硬的狀態,讓氣血循環暢通,便能減輕疼痛,配合適當的休息即可痊癒。

 

當下背痛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便定義為慢性下背痛。慢性下背痛較為複雜,因病程時間長,往往影響的範圍較大,甚則會考慮到是否有腰椎及骨盆的結構性問題。以西醫X光片、核磁共振等檢查作為輔助的前提下,中醫傷科在處理下背痛時有以下的思路:

  1. 觸診腰椎兩側的肌肉,觀察兩側肌肉的緊繃程度,尋找肌肉張力的來源。可使用針灸或推拿來減緩肌肉僵硬,進而減少對關節造成的壓力。
  2. 觀察兩側骨架是否對稱。例如腰椎是否有側彎、椎體本身是否有旋轉,髂骨是否有前後傾或內外翻的現象。適當運用一些傷科正骨手法來調整歪斜的骨架,進而緩解疼痛。
  3. 測試關節的活動度。如腰椎旋轉及俯仰的角度,薦髂關節的活動度。從患者的動態去發現問題所在並進行動態的調整,此為更立體且深入的處理。
  4. 有時下背痛甚至跟大腿、膝蓋甚至腳踝的問題相關,同時檢查髖關節、股骨、膝關節及腳部,能更全面性地從根本解決下背痛問題。

 

當您已罹患下背痛時,除了積極的找出原因並進行治療之外,如何預防惡化及避免下一次的傷害,也是幫助您脫離下背痛的一個重要環節。

  1. 良好的姿勢抬頭挺胸,縮小腹,避免彎腰駝背或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不動,可減少腰椎的負擔。
  2. 搬重物時:身體盡量靠近重物,蹲下拿取物品後再站起來,從頭到尾腰部保持直立狀態。
  3. 護腰:受傷後,可使用護腰以增強腰部的保護力。
  4. 在疼痛減緩後,勤練腰背部核心肌群及腹肌的肌肉力量。
  5. 瑜珈或是太極,可增強肌肉耐力及柔軟度,並讓身體維持在放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