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乾癬經中醫治療後顯效改善

徐培倩醫師 8020    

乾癬(Psoriasis)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罹患此病,皮膚會出現紅斑,或有銀白色脫屑覆蓋其上,為血管及表皮受到自體免疫侵犯所致,因其特色多具由表皮細胞因不斷發炎而增生並代謝形成的銀白屑狀物質,所以又稱為「銀屑病」,某些部位角質增生較厚而硬,因此又稱為「牛皮癬」。目前醫學上將此病分為幾型,最常見的為尋常型乾癬,病灶會分布在肘部、下背部、雙膝、手背、耳後頭皮等處;滴狀型乾癬則好發於軀幹、大腿、上臂等處,此型特點為常常發生在鏈球菌喉部感染之後;膿皰型乾癬則可能伴隨化膿及發燒;約有十分之一合併關節炎發生。

探究其病因,可能為基因遺傳,或者使用特定藥物、皮膚外傷受損、感染等因素,最終造成T淋巴球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抽菸、喝酒、遭逢壓力、情緒起伏過大,或者缺乏維他命D時也可能會加重病情,日曬則對於大多病人的病情可能好轉,但也有10%的病人可能因此惡化。根據統計好發於20歲及50歲這兩個年齡層。

乾癬症病因複雜,與內分泌紊亂、代謝問題皆有關連,因此除了西醫治療外,患者不妨利用傳統中醫辨證進行體質調理,由內而外的對證下藥,加速病情痊癒。

明代醫家李梃所著《醫學入門》指出:「疥癬皆血分熱燥,以致風毒客于皮層…深者為癬。」大致可見乾癬內在主因為燥,加上受到各種不同外來刺激物的影響,病情隨之有相應的變化。因此中藥使用首重生地黃以養陰清熱。研究顯示生地黃具抗氧化功能,可有效消除自由基,保護細胞,避免身體重要結構遭受自由基的破壞,且能抑制某些細胞因子表現,避免過度的發炎反應。以生地黃為主,解除乾癬血燥之主體原因,再來,根據病人狀況判斷熱、濕、毒、瘀、虛的輕重程度,分別選用各類處方,諸如五味消毒飲、甘露消毒丹、血府逐瘀湯、地骨皮、知母等方藥酌加使用。

下圖為筆者一名患者,紅斑脫屑病灶除雙側肘部外側、胸部、腹部皆有大面積的乾癬病灶,經4~5個月的治療逐漸有大幅改善,身體也感覺較有精神。


乾癬患部照片乾癬患部照片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E3ABB38A-B919-45A0-BD28-141F32532B2B.jpg乾癬患部治療後照片乾癬患部治療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