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

日期: 2018-11-01 | 來源: 3801    

馬偕醫師常駐吉里巴斯 守護吉國醫療最後一線

馬偕紀念醫院 王紀葳/隨團採訪整理報導

台灣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國吉里巴斯,地表面積橫跨南北半球且有國際換日線劃分,是地球上東西南北半球都跨越的唯一國家,人口數大約為11萬人,台灣在2003  年與該國建立邦交。

 

吉國由33個環狀珊瑚島組成,近幾年,吉里巴斯受到海水暖化影響,一度被聯合國認定為「即將消失的國度」,前總統湯安諾還曾數度為此在國際發聲,然而,即將消失的國度中卻看不到即將消失的笑容,南島民族的開朗、善良與樂觀,在此完全展現。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馬偕紀念醫院吉里巴斯行動醫療團成員

 

為配合政府「太平洋友邦及友好國家醫療合作計畫」與吉里巴斯「台灣醫療計畫」的外交政策,馬偕紀念醫院在2014年7月11日在該國唯一的大型醫院「中央醫院」成立「台灣醫衛中心」,並派駐專業醫護人員長期投入吉國醫療,藉以提升吉國醫療能力並盼能改善公共衛生。

 

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徐永偉表示,該中心派駐吉里巴斯中央醫院一名醫師與一名護理師,分別執行各項醫療、公共衛生與病人轉送等計畫,今年初馬偕捐助中央醫院電腦斷層儀後,檢查報告回傳台北判讀與連繫,更是駐點醫師十分重要的任務。自2014年起先後有四位醫師前往,服務已滿一年的現任常駐醫師張毓成即將在十月底返國。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有著急診訓練的廖家榮即將投入吉里巴斯台灣醫衛中心

 

廖家榮,是前台北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在馬偕的訓練過程中,曾分派至新竹、台東等分院,也前往尖石等偏遠地區部落服務,深切感受到醫療在都會區與偏鄉的極大差距。

 

  甚至在台北市進行在宅醫療時,一對65歲以上老夫婦,杵著枴杖共同照顧年近90的病榻老父,廖家榮說:「好像不必走出台北,就能看到某些醫療面的困境,但如果我還有能力,是否可以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再多付出一些,不論是面對誰,也不管是哪個國家?」

 

  熱愛旅遊的他,過去曾參與泰緬邊境公益之旅,透過NGO組織的串連助人,有志於未來從事海外援助醫師的一員,更早就利用半年的時間進修熱帶醫學,甚至在背包客的旅遊經驗中,多次體驗沒水沒電的原始生活,並曾僥倖躲過一場山難。

 

  皮膚黝黑笑起來有些靦腆的廖家榮,出發前擔心的不是自己到了當地如何生活,而是要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摒除既有的視角與思維,在跨文化的環境下,真正融入當地人民,成為他們心中的「自己人」,以期對未來的各項醫療任務能順利推展。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猶如南太平洋中一串珍珠的吉里巴斯

 


 

「診斷完了,那然後呢?」獨留床頭卡 病童已返家

馬偕紀念醫院 王紀葳/隨團採訪整理報導

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每年二次派遣行動醫療團前往吉里巴斯義診,十月初,由資深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楊俊仁擔任團長率七名團員出發,第一天看診即拉車前往南塔拉瓦的重鎮Betio。

 

吉里巴斯人民以當地語言為主,少數民眾可以透過英語溝通,因此當地跟診的護理師得身兼翻譯,狹小的診間內,天花板上轉啊轉的電風扇,將昏黃的燈光阻隔得一暗一明的,沒有電池的體重計、缺乏兒童身高測量尺,更增添了看診時的不便。

 

吉國因水源缺乏,平常慣用雨水或依賴衛生堪慮的潟湖為生,許多幼齡的孩子皮膚與頭皮上出現數不清的毛囊炎,甚至造成皮膚膿瘍,楊醫師除了現場即時予以處理外,並透過護理師說明平日居家清潔護理的重要性,這一來一往,一個病人的看診時間不下20至30分鐘。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團長楊俊仁醫師抱著娃兒充滿不捨之情

 

待治療的病童 卻已被要求返家

四個月大的女童寶拉被媽媽抱著進入診間,乖巧的她不哭不鬧但活動力不佳,楊俊仁醫師發現其有明顯心雜音,囑吒隔日務必再到此團在中央醫院心臟內科門診確認是否有心臟問題,果然經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心室中隔缺損,於是楊俊仁醫師建議直接住院治療。

 

次日早上八點多,醫師在門診前趕去查房,床頭卡上的註記停留在當日的稍早,但病房內遍尋不到寶拉與家人的身影,詢問後才發現,寶拉已被醫師要求出院回家了,這讓投入兒童醫療近30年的楊醫師十分震撼,原來一切的問題來自於診斷之後,不禁興起「那然後呢?」的無奈。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病歷卡還掛床尾,但小病人已出院回家了

 

缺乏檢查儀器的醫院,像是沒有刀劍就要上戰場的士兵,焦急不足以改變現況,但憂心之情卻溢於言表。

 

楊俊仁也提到,與寶拉同病室內有一位吊著點滴的二歲小男孩,呼吸急促且活動力差,他建議應該要讓孩子照X光,但沒有獲得主責照顧的醫師認同,於是在第二天寶拉離院的同時,很不幸的也接到小男孩前一晚已不治的消息,死因認為是敗血症引起。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楊俊仁醫師(左)在簡單的環境下為吉國兒童看診

 

楊俊仁感慨地表示,台灣很多的醫療行為都是基於病人安全與福祉考量,醫病之間,總是期待可以「再多做一點」,但這種現象卻衝擊了健保制度,臨床醫師不是神,手無寸鐵的結果只能慷慨赴義,既然不能改變現況,就從最簡單的基本衛教做起。

 

嬰幼兒營養失衡 哺育觀念待加強

在吉國,由於世界衞生組織的積極推動,產婦哺餵新生兒純母乳至六個月大比例極高,但當地民眾普遍營養匱乏和不均,母乳養分是否足夠支應寶寶的成長為一重要課題,且因經濟困難,母乳不足和後續的副食品添加是否均衡便成為隱憂。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牆上貼上大張白報紙做為投影螢幕,十分克難式的進行演講

 

當地嬰兒配方奶粉價格昂貴,不少孩子喝的是加了糖、可可粉甚至椰子油的奶水,以期減少奶粉的支出,並讓孩子增加飽足感,但如此卻造成嬰幼兒嚴重的營養失衡,形成吉國孩童健全發展的一大隱憂,加上家庭計劃沒有落實,宗教信仰不允許人工流產,家裡有四、五個小孩以上甚為普遍,對家庭經濟負擔可說是雪上加霜。

 

  把握在吉國一周的時間,楊俊仁盡量和當地醫師和護理人員溝通,甚至對從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醫學院來實習的醫師上課時也不放過,灌輸嬰幼兒營養和副食品添加的最新知識,希望可以藉著正確的衛教矯正吉國民眾普遍錯誤的哺育觀念。

 


 

心臟病乃吉里巴斯人宿敵 轉診治療又是一段漫漫長路

馬偕紀念醫院 王紀葳/隨團採訪整理報導

 

吉里巴斯中央醫院是當地最大的醫院,承擔醫療的最後一線,馬偕紀念醫院自2006年與其簽訂為姐妹醫院,長期投入該國之醫療與公衛發展計畫,去年更協助建置其第一間加護病房,讓病人可以在更高條件的醫療資源下獲得照顧,今年初則完成了電腦斷層掃描機安裝與人員訓練,目前已能全面上線,進行台吉兩邊的資料傳輸與判讀。

 

相繼投入重裝備,的確對吉國人民醫療安全更加添保障,但在吉國,除了「治療」是個問題之外,「診斷」更可謂是難以言喻的困境。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心臟內科醫師林肇鋒(左2)指導當地醫師如何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肇鋒此行帶著心臟超音波儀器前往,在他門診有來自於紐西蘭庫克群島的內科醫師Terrence跟診,Terrence知道吉國人民的最大天敵就是心臟病,身為內科醫師十分希望能夠為民眾及早檢查並予以診斷,奈何當地沒有超音波設備,自然也沒有人會操作。

 

中央醫院內排隊候診的民眾安靜無聲秩序井然,林肇鋒醫師在四天半的門診時間內為近400位民眾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忙到無瑕起身休息上廁所,中午也只能打盹十分鐘後便繼續披掛上陣,林肇鋒表示,心臟病對吉國民眾的威脅甚大,許多人一來就已看出病況的嚴重性,對於已診斷心臟病的病人,因用藥遵從性不高,缺乏穩定的追蹤回診,也導致癒後不佳。

 

一名50歲的中年男性早在二個月前就開始喘,經檢查後發現其為風濕性瓣膜性心臟病合併慢性心房顫動,因沒有規律治療,或者更貼切的說當地也無合適治療方式,醫療團發現時病人已呈現心衰竭現象,林肇鋒說,這在台灣不應該發生,不會到這麼嚴重才就醫,病人可以在更早的時候就做治療了!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一~三)說明圖片

↑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右)在超音波檢查時同時請當地醫護人員翻譯說明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一位43歲男性身上,因常感到胸悶來門診,確斷為左心室下壁心肌梗塞,林肇鋒表示,一般情況下,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到院90分鐘內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治療紓通血管,均能挽救不幸的發生,但在吉國,這樣的無奈卻總是上演,令人不勝唏噓。

 

  此行領隊、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副主任徐宛蒂表示,行動醫療團在門診結束後,會將所有的病人診斷資料提供台灣醫衛中心,並將建議轉診名單提供中央醫院轉診委員會進行病歷討論,經討論結果通過適合轉診之病人,則由馬偕醫院常駐醫師與台灣進行相關連繫與安排。

 

徐宛蒂表示,吉國民眾深受心臟病威脅,因此每次醫療團必定有心臟科醫師,攜帶超音波儀為病人檢查,從2007年轉診至馬偕治療的人數至今已突破300例,其中五成為風濕性心臟病人,對於這類高風險病人的轉診安排,從長途飛行、術後復原照護等,每一次都是十分艱巨的任務。

 

【延伸閱讀】

聯合元氣網--吉里巴斯醫療系列(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