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憂鬱症治療新選擇-rTMS. 磁波腦刺激

柯凱婷醫師 5304    
TAGS

憂鬱症治療新選擇-rTMS. 磁波腦刺激衛教單張QRCODE

精神醫學,包含兩大基礎,一是傳承自精神分析以降的心理治療,另一基礎是研究腦部運作的腦科學。過去三十年,憂鬱症的治療多集中於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調整。這樣的治療方向奠基於對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褪黑激素,GABA,等神經傳導物質各自對腦的正常運作所扮演的角色。抗憂鬱劑也依照影響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來產生治療效果。然而,神經傳導物質理論並無法解釋所有的憂鬱症狀,同時,各種抗憂鬱藥物的療效,無法改善使全部的病人改善,大部分藥物研究最多只能使60%的病人改善。有半數以上的病人需要嘗試不同機轉藥物,或是合併兩三種機轉來達到憂鬱的改善。 腦科學家與精神醫學專家一直希望有新的藥物或新的療法能有突破治療瓶頸。

 

理想的治療方式,是治療到需要治療的地方,以及不影響身體其他的地方。藥物治療另一個困擾是,這些傳導物質並不只存在腦中,身體其他部位同樣有這些傳導物質的接收器,尤其是腸胃道與心血管系統,因此,有些病人會產生腸胃道不適,心跳與血壓的變化,性功能障礙等。

 

近20年,磁波腦刺激的發展,是精神醫學寄與厚望的令一個治療選擇,隨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 在2008年核准重複性經顱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使用於藥物反應不佳或不能適應藥物的憂鬱症患者後,磁刺激療法在各國蓬勃發展,2019年,台灣衛福部核准 rTMS儀器使用在與美國相同的適應症。使得這樣的憂鬱症病人在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外多了一個治療選擇。

 

磁脈衝治療是以高頻率的磁脈衝,對某個腦區產生強化或抑制的長遠效果,來改善腦部功能。1980年代,發展出磁刺激術,應用於腦部手術的定位。一個磁脈衝可以激發單一的神經反應。然而,單發的磁刺激沒有展現出對腦部有長期的影響,當一個脈衝產生,腦神經元產生反應,但在脈衝結束後,神經元歸回平靜。直到1995年重複性磁刺激的出現,研究發現特定頻率的重複性的脈衝,可以製造出神經活性長期的改變,如此,治療腦部功能不良變為可能。


在目前核可的憂鬱症的治療中,rTMS使用高頻率的磁脈衝,加強左側前額葉的活化。為何選擇左側前額葉呢?目前腦科學家已知,情緒的中樞在杏仁核,情緒訊號由杏仁核發出,前額葉負責思考計畫,以及調控對情緒信息的反應與認知。在憂鬱的時候,杏仁核釋放憂鬱焦慮訊號,若前額葉功能不佳,思考便無法跳離情緒的影響,使得憂鬱情緒產生憂鬱性的想法,憂鬱性想法又加重憂鬱情緒,最後滾雪球般的產生長期憂鬱。因此,若rTMS 可以經由磁刺激強化前額葉功能,憂鬱情緒可以達到控制與改善。那為何不針對杏仁核治療呢?一個原因是杏仁核的部位較深,rTMS探頭還無法針對深部的腦區,另一個原因是杏仁核運作的複雜性更高,無法單以活性加強或減弱來調整杏仁核的功能。

 

馬偕精神部已引進rTMS的高階機種,建立rTMS團隊,期待提供憂鬱症的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未來我們也將投入研究人力與資源,期許馬偕精神醫學部能對更多腦部疾病,例如失智症,強迫症,纖維肌痛症,兒童過動注意力不足,自閉症等,發展rTMS的新療法,讓更多的病人能順利恢復健康。